河南豫剧红脸王洪先礼_河南豫剧红脸王
1.豫东红脸王主要经历
2.洪先礼的介绍
3.张枝茂的介绍
豫剧红脸王郑三原名是张枝茂。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张枝茂,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剧协会员、国家二级演员、河南剧协会员、商丘市戏协理事、商丘市政协委员,是著名豫东红脸王。代表作有《呼家将》《诸葛亮吊孝》《诸葛亮祭灯》《兵困南屯县》等诸多作品。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演出了100多个剧目,常演全本《刘公案》、全本《呼家将》《诸葛亮吊孝》《诸葛亮祭灯》《兵困南屯县》《忠烈千秋》《火烧纪信》《钱塘县》《五台山》等,成为了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
豫东红脸王主要经历
河南商丘人。
刘忠河,河南商丘人,国家一级演员,被称作豫东红脸王、豫剧“马连良”。
自1980起其唱段即被录制成唱片发行全国及东南亚各国。其代表剧目有《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十五贯》、《辕门斩子》、《清风亭》、《三哭殿》等。
扩展资料
商丘市域平原面积1062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9.24%。商丘山丘面积81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0.76%。商丘除永城市境内有小面积孤山残丘外均为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为30米~70米,坡降为1/5000~1/7000。
历代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和改道,加之长期雨水、风力等自然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形成了许多沙丘、滩地、背河洼地、湖洼地等相互交错分布的平原地貌,按成因可分为剥蚀残丘和沉积堆积两种类型。商丘市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态类型的特征,分为黄河冲积平原、淮河冲积平原、剥蚀残丘三大类型区,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区。
百度百科-刘忠河
洪先礼的介绍
豫东红脸王
“红脸王”最初是豫东观众对唐玉成先生的专有称呼,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后来,唐玉成的弟子杨启超因在同辈弟子中表现突出,被人们称为“小红脸王”(以区别于“老红脸王”)。20世纪八十年代初恢复古装戏,刘忠河及其红脸剧目走红。八十年代中期,音像公司出版了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等人的录音录像,发行了命名为《豫剧八大红脸》的6碟装VCD。从此便有了比较流行的“豫剧八大红脸”的说法。逐渐地,又把“豫剧八大红脸”的称呼,演变成了“豫剧八大红脸王”的称谓。八大红脸王源于唱片公司所录制的影碟唱腔专辑,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
中文名:豫东红脸王
外文名:HenanRedKing
别名:豫剧红脸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豫剧表演艺术家
主要成就:豫东红脸王
小红脸王
豫东八大红脸王
代表作品:《刘墉下南京》,《打金枝》,《地塘板》,《诸葛亮吊孝》,《赵匡胤登基》等
红脸王
唐玉成(1895-13),男,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人,著名豫剧大师,原名子信,誉名“红脸王”,豫剧“麒麟童”。唐玉成是豫东红脸唐门流派创始人,豫东调最有代表性的须生演员,师从况凤仙,1920年后拜师冯垛,赐名玉成,他虚心学习冯垛的演唱技巧,技艺提高,名声大震。其扮相壮美,表演细腻洒脱,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情态,唱腔不同一般,别具风。演唱多是真嗓结合,刚柔相济,浑厚朴实,耐人寻味。特别擅长运用偷字、嵌字、闪板及哀颤(寒颤)等巧妙唱法,使人听起来既感到粗犷豪放,又别具风。”河南红脸在豫东,豫东红脸出唐门。自唐玉成以其独特的高亢激越的唱腔创立红脸一派以来,红脸广为戏迷津津乐道。其所创立"唐门“红脸流派对后来豫剧老生流派及豫东红脸影响颇深使唐派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代表剧目:《火烧纪信》、《串龙珠》、《阳河堂》、《白玉杯》、《晋阳宫》、《闯幽州》、《泗水王》、《刘公案》、《取成都》、《回西岐》、《扒墓》、《江东桥》、《碰碑》、《地塘板》、《黄鹤楼》、《临潼山》、《刀劈三关》、《卧龙奔丧》、《将相和》、《千秋灯》、《七星灯》、《白马关》、《黄飞虎》等。1949年,他参加了虞城县人民剧团,还先后演出过现代戏《小女婿》、《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传枪》等。
小红脸王
杨启超(1931-1993),男,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人,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红脸王唐玉成亲传弟子、创立豫剧“杨派”老生流派。杨启超先生小学辍学后,随父经商,后到商丘市合声戏园当勤杂工。1948年末,因战乱、灾荒,戏园关门倒闭,为求生计,即下海从艺。1952年应邀进入谷熟县豫剧团(虞城县豫剧团前身),自始至终均被视为剧团的主角之一。杨启超师承唐(唐玉成)派,但又自成一体。早期以二本嗓为主,后期以大本嗓为主。唱、做、念俱佳。表演洒脱,极负盛名,是河南省20世纪后半世纪(1950-1990)豫剧红生演员的佼佼者。杨启超先生天资聪慧,学戏较晚,但声名鹊起。生性桀骜不驯,这也是注定了他的前生后世。其人演出,手眼身法步俱都入戏,一时间独领风骚。曾与豫东著名武生李国范、名旦陈玉英组成“黄金三角”,从苏扬至武汉,一路演去,处处开花,好评如潮,京班亦多向其学习。据传80年代在曹县演出的时候舞台下面摆满了录音机,艺术魅力可见一斑。杨启超先生的代表剧目《刘墉下南京》、《闯幽州》、与刘新民合作的《龙虎斗》、与吴心平合演的《高平关》等俱为传世经典,至今仍为戏迷津津乐道。杨启超先生一生演戏颇多,且出处不俗,各具特色,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代表剧目:《刘墉下南京》、《高平关》、《四进士》、《状元媒》、《天水关》、《战洪州》、《串龙珠》、《阳河堂》、《白虎堂》、《地塘板》、《八郎探母》、《刀劈杨藩》、《程咬金照镜子》、《黄鹤楼》、《闯幽州》、《花打朝》、《八大锤》、《碰碑》、《取荥阳》等。现代剧目:《乱世荒唐人》、《杨山角与马蜂》、《红灯记》、《沙家浜》、《李双双》、《杏花园》、《小白鞋说媒》;轻装戏有《五姑娘》、《从天行》等。杨启超先生一生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表演手段,是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八大红脸王
八大红脸王源于唱片公司所录制的影碟唱腔专辑,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
刘忠河
刘忠河,男,1943年出生,河南省商丘市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八大红脸王之首,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商丘市豫剧团名誉团长,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戏曲家协会理事,素“有“豫剧马连良”的美誉。其唱腔古朴、豪放、大方、独特,自成一派。与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刘忠河在继承唐玉成的唱腔基础上,结合自己嗓音特点演出了《十五贯》,在当时的老豫东剧场进行头场演出时,刘忠河第一句唱腔刚落,台下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从此,《十五贯》一炮走红。1980年,他代表豫剧豫东调被邀请去河南省参加首届豫剧流派汇演,又以一出《打金枝》轰动省城,确立刘派。1986年,中央电视台专门录制了刘忠河演唱的《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和《三哭殿》等。从此,刘忠河的“红脸”唱腔,响遍大江南北。同时刘忠河也名满海内外,被人称为“豫东红脸王”。其代表剧目:《打金枝》、《十五贯》、《金水桥》、《阳河堂》、《清风亭》、《血溅乌纱》、《孔明拒谏》、《三打金枝》、《白虹贯日》、《辕门斩子》、《狸猫换太子》、《朱元璋斩婿》。
张枝茂
张枝茂,男,1937年出生,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八大红脸王”之一,誉为豫剧"活诸葛"、豫剧"活海瑞"、中国剧协会员、河南剧协会员、商丘市戏协理事、商丘市政协委员。豫剧“唐门”流派第三代正宗传人和代表人物,师从朱勤堂。由于他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对戏曲有敏感的领悟力,被豫剧"红脸王"唐玉成得意弟子朱勤堂收入门下。在名师的指点下,他勤奋钻研豫东唐派唱腔,用心领悟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使他的演出很快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凭借良好的天赋、勤奋的练功、灵敏的戏曲领悟力,他又被师爷豫剧"红脸王"、豫东唐门艺术创始人唐玉成看中,对他进行精心指点和悉心教导并带他随班演出。他很快便从同辈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为后起之秀,得到观众的喜爱。后入夏邑县豫剧团,成为该团台柱子,并长期担任该团团长。其间,被小皇后豫剧团邀请到省里演出,长期与唐喜成、阎立品、王清芬、王红丽等艺术家同台演出,以其精湛的技艺、出色的表演和谦逊的品德受到其他艺术家的尊重和敬仰。革故鼎新破中立继承创新两相宜在唐玉成和朱勤堂的悉心教导下。张枝茂的表演艺术讲究真实、蓄敛、生动,他的表情生动真实,尤其是眼神的运用更是深刻地感染了观众,在水袖功、髯口功、台步等技巧的使用上,不追求张扬,而以真实表达人物当时的思想情感,以追求人物的"神"为基准。张枝茂的唱腔艺术在豫东唐派红脸唱腔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运用真声结合的发声方法,以本嗓起腔,嗓揉腔、拖腔,从而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真声相间的唱法。从艺不辍传红脸老当益壮弥笃坚张枝茂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演出了100多个剧目,代表剧目:《严海斗》、全本《刘公案》、全本《呼家将》、《二下南京》、《卧龙奔丧》、《七星灯》、《泗水王》、《忠烈千秋》、《取荥阳》、《钱塘县》、《五台山》、《白玉带》等。
刘新民
刘新民,男,1937年出生,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人,又名刘孚,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八大红脸王”之一,豫东红脸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以继承唐玉成的唱腔风格而闻名,他嗓音特别高亢明亮,唱腔特点突出,做戏认真,登上舞台,便容光焕发,劲头十足。与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刘新民师从李洪友,接受过唐玉成的教诲,师从李洪友,工须生(红脸),由于他唱戏从不惜力,自幼便有“舍命王”的美称,刘新民一生演戏颇多,多为古装袍带戏。如《刘墉下南京》、《串龙珠》、《阳河堂》、《地塘板》、《斩黄袍》、《龙虎斗》、《十五贯》、《状元媒》。特别是《刘公案》,不仅是其拿手戏,也是其看家戏,代表性剧目。每每必演,每演必响,唱遍了苏鲁豫皖诸县市及豫北、豫南的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在苏鲁豫皖一带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被誉为"红脸王"、"拼倒山、"舍命王"、"常胜将军"等。其传人有魏新建,邵留新等。代表作“两案两反”即《刘公案》、《悬空案》、《反阳河》、《反徐州》。
索文化
索文化,男,1966年出生,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八大红脸王”之一,首届“木兰杯”豫鲁苏皖红脸观摩汇演“十大红脸”之首,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平煤豫剧团主要演员。他嗓音宽广,唱腔优美,吐字清晰,既有扎实的武生功底,又善于汲取其他剧种的精髓,擅长生、丑和架子花脸,既有武生的扎实功底,又有刻苦学习和吸收其他剧种优点的精神;他曾从京剧马派里学了不少东西,可见他的好学。他是豫东红脸名家中惟一一个还能演武生戏的红脸名家。与其他豫东红脸名家相比,索文化不仅注重唱腔,而且重注身段表演和唱词的精炼。其扮相贴切自然,表演细腻生动,以二本腔演唱豫东调,唱腔同时兼具了唐玉成的粗狂高亢、激扬奔放和唐喜成的柔和悦耳、稳健大方,在众多红脸演员中别具一格。他是活跃在基层的演员的杰出代表,名副其实的豫剧大家。主要代表作品:《刘墉下南京》、《地塘板》、《斩红袍》、《下南唐》、《少国公》、《三下南京》、《泗水王》、《阳河堂》、《推磨》、《斩寿廷·龙虎斗》、《回北京》、《让帅印》、《黄鹤楼》、《白马坡》、《对花枪》、《楚宫恨》等。
洪先礼
洪先礼,男,1966年出生,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八大红脸王”一,首届“木兰杯”豫鲁苏皖红脸观摩汇演“十大红脸”之一,他嗓音宽广,唱腔激扬奔放、古朴大方。与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他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但他的唱功却轰动苏鲁豫皖。他没有国家级、省级演员的名号,但他却创造了许多国家级、省级演员所不能企及的演出成就,至今已出版发行由他主演的音像作品十余部。其代表剧目:《七星灯》、《冀阳关》、《阴阳恨》、全本《刘墉下山东》、《回北京》、《赶元王》、《状元媒》、《麒鹏寨》、《大保国》、《二进宫》、《刘公案》、《龙虎斗》、《扒墓》、《哭头》、《谭香女》、全本《火龙阵》、《戏牡丹》、《铡太子》、《珍珠衫》、《泗水王》、《界牌关》、《卧龙奔丧》、《文王访贤》、《五雷阵》、《困龙床》等。
谢庆军
谢庆军,男,1963年出生,,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八大红脸王”之一。1992年获“东南五省戏曲汇演”一等奖,期间也曾跟着马金凤大师同台演出过三四年,为马金凤配过不少出戏,曾被马金凤称为“豫东之宝”。1994年荣获“河南豫剧大赛金奖”。其拜师豫东红脸名家张万云、杨启超。其原来是大本腔,倒嗓后,又练出来唐(喜成)派路子的嗓音,后来跟着杨启超老师演出十几年,终于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集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及祥符调之演唱方法,练就了一条能高能低、运用自如的独特嗓音。其唱腔与众多豫东红脸王唱腔有所不同,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唱代说、吐词清晰、声音悦耳动听,激越奔放,即有豫东调的大腔大韵,又有豫西调的细腻圆润。谢庆军自分别和黄河音像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合作录制了近1000余张VCD和DVD光盘,可以说豫剧中录制光盘最多的演员之一。其代表剧目:《刘墉下南京》、《回北京》、《煤山恨》、《扒墓》、《骂阎罗》、《七星灯》、《纪晓岚》、《刘和斗》、《单刀会》等。
朱坤芳
朱坤芳,男,1968年出生,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八大红脸王”之一。朱坤芳出身于梨园之家,其父朱瑞杰师从红脸王唐玉成。朱坤芳自幼就开始跟唐玉成的大弟子李克让学戏,后来到虞城县豫剧团拜师杨启超。之后又和"白三"、"白四"学习发音。其唱腔优美,大本嗓和二本腔结合完美,声音十分有穿透力,唱腔里高亢中带有几分苍凉,洒脱带有几分悲壮,粗狂中含有几分细腻,可谓穿帛裂云,掷地有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韵。如他在《杨家将》中的唱段,在老师杨启超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其代表作品:《斩红袍》、《高平关》、《扒墓》、《取荥阳》、《两狼山》、《泗水王》、《斩黄袍》、《串龙珠》等戏更是精妙绝伦,堪称经典。
陈传明
陈传明,男,1949年出生,河南省商丘市柘城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八大红脸王”之一,原柘城县豫剧团团长,现为商丘红脸王豫剧团团长。师从潘玉成,刘玉龙,豫东唐门旁系三代弟子,豫东唐门戏曲艺术第三代传人,主演各种文武须生,与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陈传明老师现任商丘红脸王豫剧团团长,现自带剧团演出,活动区域商丘周口开封居多,作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陈传明老师曾参加2011年首届“木兰杯”豫鲁苏皖红脸观摩汇演,并成为该届“木兰杯”十大红脸之一。主要代表作品有:全本《刘公案》、全本《赤须火龙》、《小红袍》、《铡太师》、《界牌关》、《御裘引》、《温凉盏》、《碰碑》、《串龙珠》、《铡西宫》、《双开铡》、《千秋灯》、《千里驹》、《奇双会》、《烈火旗》、《杨业归宋》、《七神归天》、《贺后骂殿》、《刀劈杨藩》等。
十大红脸
首届“木兰”杯豫鲁苏皖豫剧豫东红脸观摩汇演“十大红脸”
索文化《地塘板》
景富仓《辕门斩子》
陈传明《两狼山》
洪先礼《冀阳关》
黄友良《卧龙奔丧》
赵辉《下南京·抢棺》
种庆祝《铡西宫》
鲁家胜《泗水王》
付青松《斩红袍》
秦付军《三击掌》
张枝茂的介绍
洪先礼,1966年出生,河南商丘市夏邑县桑堌乡郭各村人,著名豫剧演员,豫东调八大红脸王之一。他的作品主要有:《诸葛亮算卦》、《诸葛亮祭灯》、《阴阳恨》、《刘墉下山东》、《刘庸审鬼》、《秦桧杀宫》、《八贤王说媒》、《关公赴宴》、《关羽过江》、《大登殿》、《司马懿扒墓》、《大保国》、《薛平贵登基》、《孙膑下山》、《收陈鹏》等。
张枝茂,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剧协会员、国家二级演员、河南剧协会员、商丘市戏协理事、商丘市政协委员,是著名“豫东红脸王”。张枝茂先生还是豫东唐(玉成)派唱腔的第三代正宗传人和代表人物。他所塑造的一系列生动人物如诸葛亮、刘墉等,名扬苏鲁豫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有“豫东红脸王”、“豫东唱破天”和“赛二唐”的美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